朝为田舍郎 第415节(1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领军的叛将名叫阿史那承庆,从这个名字能看出,他是突厥王族,安禄山生前排挤三镇汉将,重用异族将领,阿史那承庆便颇受安禄山赏识,再加上他作战勇猛,与敌交战胜多败少,在叛军中的地位颇为崇高。

第五百七十五章 潼关会战(中四)

阿史那承庆是突厥人,突厥人的优点是作战勇猛,悍不畏死,遭遇战平原战往往舍生忘死,与敌人你死我活。但突厥人的缺点也很突出,那就是有勇无谋。

草原游牧民族相比农耕文明,他们更崇尚强权,崇尚重剑无锋的杀伤力,他们擅长的是“一力降十会”。

历史上中原汉土常被北方游牧民族所侵扰占领,往往是野蛮摧毁文明,似乎在强大的蛮力面前,文明如此不堪一击。千年前的圣贤们传下的文明种子,那些振聋发聩的治世箴言,那些浅斟低酌的诗篇文章,一场蛮不讲理的大火便能将它们付之一炬。

阿史那承庆便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性格,他打从心底里看不起中原的文明,所谓的兵书战法,所谓的兵家真言,他从来都是不屑一顾。

他只相信手里的刀,刀锋劈入敌人的脖子才是真实的,用刀将敌人送入另一个世界才是消灭世上纷争唯一的途径。

北风微寒,迎面反复刮着他粗糙的脸颊。

阿史那承庆策马狂奔,飞驰在追击安西军的路上,前方烟尘滚滚,那是败逃的安西军留下的痕迹,阿史那承庆眼睛死死盯着前方的烟尘,从那团朦胧的黄色迷雾里,他仿佛看到敌人的首级正被自己一颗颗砍下,而他,会将敌军主将的首级做成酒器,未来躺在自己的大帐里逍遥地痛饮琼浆。

离开长安已三十余里,两支军队不知不觉驰入了一条狭窄的山道,山道两旁丛林灌木茂密,空气中尘土飞扬,阿史那承庆身后的一名部将看了看周围的环境,心头顿时涌上一股不安,于是催马向前,赶到阿史那承庆的身边,与他并肩而行。

“阿史那将军,史大将军有令,逢林莫入,遇山则止。追击三十里可撤军,否则恐有埋伏。”部将大声劝道。

阿史那承庆冷冷地瞥了他一眼,道:“史思明算什么东西?他也配指使我?”

部将一滞,没敢吱声。

安禄山死后,叛军内部的争斗和矛盾已经很激烈了。

叛军高层的将领和臣子被分化成了许多派系,安禄山活着的时候,这些派系的将领或许会慑服于安禄山的威势不敢妄动,安禄山死后,安庆绪即位,史思明掌控兵权,叛军将领终于蠢蠢欲动,不安分地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拉帮结派,对安庆绪和史思明的命令往往阳奉阴违。

安庆绪只不过是个黄毛小子,未立寸功,甚至连战场都没上过,哪怕捡便宜当了天子,叛军将领真正心服的人也不多,说起来还是威望不够,面对一群狼子野心之辈,安庆绪无法服众。

史思明虽说是安禄山的第一大将,但他当年的战绩也不算太出色,而且他麾下真正能掌控的只有平卢方面的兵马,平卢以外的将领各自拥兵,对史思明也不算太尊重,对史思明只保持表面的恭顺而已。

阿史那承庆就是对史思明不服气的人之一。

所以史思明以大将军的名义对阿史那承庆下达的军令,阿史那承庆打从心底里反感,连听都不愿听,更别说遵令而行了。

指着前方的滚滚烟尘,阿史那承庆道:“安西逃军与我们相隔不过数里,咱们再加把劲儿就能追而歼之,只差那么一小步了,你告诉我要撤军?昏了头吗?”

部将忍不住道:“阿史那将军,末将总觉得两旁的山林里有古怪……”

阿史那承庆冷笑道:“什么古怪?顾青那贼子的安西军全部都在潼关外跟安守忠那老匹夫拼命呢,哪里还有余力顾及长安这边?只要穿过这片山林,便能直抵潼关,咱们四万兵马顺势从安西军的背后发起突袭,让安西军腹背受敌,鸡飞蛋打,哈哈,老子顺便收了潼关,往后史思明有何资格当大将军?我才是大将军!”

部将心头一沉,周围环境的诡谲,阿史那承庆的狂傲,前方明明颇多疑点的败军,一切征兆看起来都显示着不祥。

“阿史那将军……”

部将还待再劝,却被阿史那承庆狠狠喝道:“你莫再扫老子的兴,贻误了军机,老子必斩你首级,滚!”

部将被阿史那承庆凶狠的表情吓到了,肩头瑟缩了一下,转头环视四周越看越不对劲的环境,部将暗叹一声,目光闪烁开始不自觉地慢了下来。

若发生了意外,安西军果真在此设伏,既然保不住全军将士,至少该保住自己,寻机偷偷逃了吧。

马蹄隆隆,两军在狭窄的山道上飞驰而过,沈田所部埋伏在山道旁边的丛
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